當前所在位置: 柯文小站 > 百科萬象 > 正文

俄烏沖突升級 北約發聲:不排除冷戰后歐洲地緣政治最大的混亂局面

2022-02-26 12:27:22 柯文小站

俄烏沖突升級 北約發聲:不排除冷戰后歐洲地緣政治最大的混亂局面

北約試圖以最小的價格鞏固其“東擴”成果,并實現軍事對俄羅斯的緊迫性。

俄烏沖突終于升級到絕大多數愛好和平人士不愿看到的等級數,這場沖突也被定義為冷戰后歐洲地緣政治最大的混亂局面,這將對未來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拜登聲明說:“我們與勇敢的烏克蘭人民站在一起”,并威脅要和盟國對俄實施“破壞性制裁”。

實際上,早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爆發之前,北約就公開表示他們不會接受烏克蘭加入北約;盡管F和頓巴斯相繼發生危機后,北約立即譴責俄羅斯的行為,但也立即拒絕了烏克蘭的求助呼吁。

盡管俄羅斯非常強大,烏克蘭一再呼救,但北約除了松口協助一些有限的小型軍事裝備外,還繼續理解無誤地表達了“不向烏克蘭派遣部隊”的一貫立場。

并非如此,例如美英和其他北約國家甚至將原本在烏克蘭級執行軍事訓練任務的少數士兵撤離到安全區或簡單地退出了烏克蘭。

那么,北約為什么堅持對烏克蘭“死不救”嗎?

對于俄羅斯和普京,他們真正希望的是遏制冷戰后北約在其東線擴張的軍事增強,并迫使后者以合同形式承諾從這些國家撤出所有股份。

因此,只要北約不承諾“無權吸收烏克蘭”,并且在俄羅斯高壓下反向增加東歐14成員國的軍事存在,就足以獲得國內選民和反對黨。

俄烏沖突升級 北約發聲:不排除冷戰后歐洲地緣政治最大的混亂局面

2014年之前,北約在“東線”新成員國中沒有正常的前沿軍事存在。

一旦為烏克蘭承擔“共同防御”義務,北約不僅必須始終擔心俄羅斯武裝力量感染烏克蘭,而且還應提心。

屆時,北約如派兵參加戰爭等于被烏克蘭“拉下水”,而袖手旁觀意味著《北大西洋公約》是廢紙。

北約東擴是美國全球霸權戰略的體現。

這次俄烏沖突的核心原因仍然是俄羅斯對抗北約的東擴,并且將來仍需DF達成戰略妥協。

本輪烏克蘭危機的演繹表面上源于俄羅斯對抗北約東擴,并要求美國和北約簽署安全保證協議:“提出北約不再向東擴展或不接受烏克蘭作為北約成員的要求?!焙诵娜匀皇敲繢深層次的全面對抗。

澤連斯基政府在2017年加快了尋求加入北約的努力,而俄烏緊張局勢加劇。

標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 北約成員國 | 俄羅斯烏克蘭 | 烏克蘭沖突 | 地緣政治

友情鏈接
欧美色区亚洲色第一页10p